没钱、没资源,怎么高效搞定经验萃取?(附PPT下载)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智能化课程的建设,网络学习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微课的走红,为企业学习领域发展注入蓬勃活力。那么企业该如何用好微课,用最小的成本帮助组织完成内部知识萃取?

什么是微课
微课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有些难懂拗口: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这里将微课总结为以下六个特点:
短——微课时间很短,一般来讲5~8分钟,不超过15分钟。
少——微课的内容一般只聚焦一两个知识点,以解决问题为主。
小——微课容量较小,一般大概为几十兆,如果容量太大就很难支持线上移动学习。
广——微课属于线上课,传播速度快,传播效果广。
易——制作微课不需要有很好的专业能力,借助一些基础的软件就能完成。
喜——微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趣。而且难度较低,容易激起学习者的兴趣。
总的来说,微课的特点分两部分:形式上短、少、小;效果上易、广、喜。

在回答“微课到底好在哪儿”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问一问“我们的服务对象到底想要什么”。
培训是一种服务,服务对象就是企业和学员。
对企业而言,能通过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和专业能力,从而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
对于学员而言,培训可以获取更多知识,帮助自己更好适应岗位。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企业想要培训立竿见影,帮助组织解决实践问题,“少花钱多办事”是主要宗旨。
而对于年轻的学员而言,枯燥、乏味、不适配的培训内容让他们提不起学习兴趣,更别提能学进去了。
针对这样的矛盾,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企业要求提高效率,解决实际问题,微课的“广”完全可以满足,传播速度快,抵达人数多,省时又高效。
企业要求“少花钱”,微课的“易”也能满足。微课制作容易,用很基础的制课软件就可以做到,无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节省成本。
解决了企业的问题,再看学员。
微课内容短小且精悍,能直击问题核心,符合现在年轻学员的沟通方式和习惯。
微课形式丰富多远,内容活泼有趣,能提升学员学习兴趣,更容易被接受。

资源有限,如何破局?
很多企业在培训时会遇到一个难题:预算有限,资源稀缺,时间紧迫。那么该如何利用微课破局呢?
内容选择
这里必须要强调,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做成微课。要搞定内容的选择,首先要学会“盘”。
怎么个“盘”法?首先是抓重点,然后是破难点。
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这是培训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既要抓住学员兴趣点,又要了解公司业务,让培训和业务深度契合。
在内容的选择上如果遵循以下五步,便可以找到内容选择的核心了。
1. 岗位梳理:岗位明细、明确重点
在岗位梳理的过程中,可以不“求全”,但要“求精”。培训师要知道在众多的岗位之中,哪些是企业关注的重点,这些重点岗位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
2. 模型搭建:岗位要求、能力梳理、能力分析
在模型搭建中,首先盘出岗位要求,围绕这些要求,将需要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和梳理。
3. 课程配置: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分级
根据岗位目标和岗位能力,匹配合适的课程。在匹配课程时需要考虑课程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优先级是什么。
4. 内容拆解:知识点拆解、重难点分析
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拆解和分析,通过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
形式设计
在形式设计上,也必须强调一点:不是所有短视频都能称为微课。要让年轻的学员接受课程内容,微课的形式设计需要“策”。
“策”就是要重形式,讲包装。主要分成两个方面:
1. 表现形式
知识类:动画&音频——引起兴趣,避免枯燥

技能类:情景剧&视频小故事——提升带入感,可模仿操作
2. 产品包装
讲师包装:建人设
1)通过vlog展现标杆讲师在生活中的形象,减少距离感;
2)通过视频号树立专业人设;
3)不断强化人设。

项目包装:提亮点——抓住学员痛点
项目包装是系列课程,它的宗旨是聚焦痛点,挖掘亮点,关键点是做好前期调研,以做到服务方和业务方同频共振。
综上,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微课对企业对学员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区别于传统课堂,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高效便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激发学员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也有利于企业提升员工技能,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