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小课|周大福基层管理人员培养3部曲(附PPT下载)

创立90年以来,一直以产品设计、质量与价值取胜的周大福,在人才的赋能上同样未曾止步。周大福希望通过重塑员工,赋予他们更大的力量,为明天创造更多价值。在云学堂《大师小课》系列直播中,周大福智慧零售部副经理王妍聚焦“高潜人才培养项目”为我们详细解读了周大福的人才培养实践。
周大福始创于1929年,是中国最著名及最具规模的珠宝首饰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周大福始终立足风口,走在时代最前线。
数字化浪潮袭来,周大福灵活创新,大力推进「双动力策略」,坚持以顾客为中心,一方面,灵活扩张零售版图;另一方面,推动科技赋能,缔造非凡体验,提升顾客忠诚度和口碑,打造品牌差异化竞争力。
例如 ——
推动智能生产及C2M(Customer-to-Manufactory)运营模式,让顾客可以通过小程序实现个性化定制,工厂力争在24小时内极速完成生产。 应用区块链技术,周大福能够追溯钻石从原胚到顾客指尖作品的每一个过程。 应用RFID射频技术,智能奉客盘,加速整个销售的流程。 通过企业微信,无缝连接顾客,远程提供销售服务。应用云柜台、自动售卖机等智能应用,为顾客提供非凡体验。
数字化转型期间,周大福开展了多个跨部门的创新型项目,极具挑战性。基层管理作为企业基石发挥着重要作用,集团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面向未来的领导力,拓展交际圈,熟悉公司新业务状况。
「青铜计划」三部曲
为此,保育及储备基层管理高潜人才,成为周大福培训部门的重要任务。团队于2018年着手搭建领导力培养体系,并针对基层管理人员制定了潜才项目——「青铜计划」。
该计划至今共开展4期,为公司培养出了众多新型基层管理人才,学员及导师反馈满意度达98.3%。在沉淀成果方面,共产出370个管理案例、81个微课、680多份学习心得、6部微电影,强力支撑周大福战略落地与业务增长。
2020年,「青铜计划」在CSTD“中国人才发展平台全国学习项目设计大赛”中的数百家企业1200+项目中脱颖而出,摘得企业学习项目金奖。
据王妍介绍,在项目设计上,「青铜计划」分三步走:定框架、配资源和设运营。
1. 定框架
框架制定分3步进行:分析组织需求、分析目标对象、设定学习框架。
(1)分析组织需求
这需要从公司整个背景和战略方向出发,围绕周大福面向数字化未来的「双动力策略」,「青铜计划」锁定3大目标:
目标一,培养跨部门项目及创新型的数字化人才; 目标二,为关键业务单位/部门储备、保育有竞争力的管理人才; 目标三,扩大交际圈,跨业务、跨区域了解公司运营。
(2)分析目标对象
周大福从4个环节入手:
第一,基本情况调研。从工作经验、年龄、教育培训的背景到管理幅度,以及他们曾经参与的业务的类型等多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第二,邀请部门第一负责人推荐。采取扫楼模式,逐一拜访,请他们结合人才个性、动机、业务能力和绩效表现等推荐人选;
第三,邀请HR负责人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角度,给予人才筛选建议;
第四,结合人才盘点结果进行最终参考。
(3)设定学习框架
对培养进行全面分析后进入定框架环节。整个「青铜计划」学习项目围绕721原则进行设计,解决共性问题同时,兼顾个性培养。经过从2018到现在的多次迭代,项目优化为4个阶段:热身期、初启期、提速期和夯实期。
2.配资源
基于前期调研,我们已经对学员有了深入的了解,在第二个阶段,可以根据搭好的框架为学员匹配适合的内容和讲师。
3.设运营
好的资源从哪里来?如何让学员有动力?如何牵引领导重视?怎么保证学习有考核有成果?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合理完善的运营机制来实现。周大福总结出了一套运营双闭环模式:
双闭环运营机制:内环三师制
第一师:让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师和高管加盟授课。
第二师:在岗导师,充分参与了解项目设计和产出的价值,贴身在岗观察学员情况,为其提供辅导。同时提供针对性的资源支持,学习进度全流程监督。 第三师:班主任,每一期开展的时候邀请一位高管担任班主任,利用高管在公司的人际资源来提升整个项目的影响力。期间深度参与项目,观察学员表现,定期和学员进行访谈,来了解他的成长情况。 同时设定一些定期的家访,班主任与导师之间学员情况互通,一是学习项目情况,二是在业务岗位实践的情况。讨论之后,在培养期的关键时刻,会给予一些适当的干预。 双闭环运营机制:内环三师制
第一师:让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师和高管加盟授课。 第二师:在岗导师,充分参与了解项目设计和产出的价值,贴身在岗观察学员情况,为其提供辅导。同时提供针对性的资源支持,学习进度全流程监督。 第三师:班主任,每一期开展的时候邀请一位高管担任班主任,利用高管在公司的人际资源来提升整个项目的影响力。期间深度参与项目,观察学员表现,定期和学员进行访谈,来了解他的成长情况。 同时设定一些定期的家访,班主任与导师之间学员情况互通,一是学习项目情况,二是在业务岗位实践的情况。讨论之后,在培养期的关键时刻,会给予一些适当的干预。
双闭环运营机制:外环三部曲
1. 广吸睛。像营销一样大范围推广,让潜在学员对项目种草。包括朋友圈、公众号、视频号、公司的电梯间,甚至公司全员的电脑桌面,覆盖学习项目运行期间的每一个讯息。
2. 塑体验。例如建群分享资讯;跟进解决反馈问题;学习形式丰富多样,趣味性强。
3. 引竞争。每一期学习活动设计不同的比拼机制。例如:在电影实验室设计颁奖典礼,在读书分享会评选最佳团队,举行微课比赛等。通过这种良性竞争激发学员学习斗志,在竞争中获得成就感。
总 结
整个「青铜计划」学习项目的运营只有3个人完成,人力投入并不多。这么细致的运营机制,主要还是要依靠高效的学习平台进行。
既要跟踪和管理项目的运营,又要追踪学习进度,记录学分,包括每一次的签到反馈。甚至学分制当中团队的勋章派发,都可以通过平台推送发布。
“学习结果的考核,我们要求线上微课要有小测,线下授课要演练所有实践,实践完成后写案例,统计所有挑战任务,以评估整个项目。这需要在项目最开始前端设计阶段全面考虑到。整个青铜计划都是嫁接在云学堂的混合式项目当中去进行运营,它也能帮助我们去跟踪和管理,非常的高效”,王妍说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