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都是这么做供应链管理的(附PPT下载)

在后疫情的动荡时代,企业想要在不确定环境下突围,培养打造具有韧性的敏捷型供应链体系是必经之路。
主题 | 供应链管理,职场高管的必修课
分享 | 高上(某世界500强高级供应链经理)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简单来看,供应链管理是满足供应链体系中各相互关联的参与者的业务管理需求,达到各环节的操作流程与信息的集成分享,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集成管理,做到无缝链接。
供应链的核心
供应链的核心在于协同,即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资源或个体共同去达成某个目标的过程。一旦部门间的协同效率变低,那么相关运营成本就增高了,所以供应链管理就是多个部门相互协同的一种组织形态。但是协同有个基础,就是彼此信任,这种信任的前提是信息透明,消除信息孤岛,在整个企业内部可以共享客户的需求信息。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因为客户需求和供应链存在太多不确定性,一旦出现了供需失衡,计划外的成本就会增加。所以,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做好这种供需平衡。
如何打造敏捷供应链体系
一谈到供应链,人们就联系到人、货、场的概念。众所周知,30年前因为产能缺,产品能立刻卖出去,所以大家很关注货,那时候就是以产定销。但到10年前开始产能过剩,企业开始拼价格,以销定产。

1
做好数字赋能,打通各个职能部门间信息联系,如果部门不能在同一时间享有相同数据,工作一定就会出现问题;
2
做好内部的信息降噪,如果从一线收集回来的客户信息在企业内部就逐步变异失真,那必然无法给客户提供其想要的产品和服务;
3
搭建高效的协同机制,即产销协同机制(S&OP);
4
实时关注国内外的政策和相关信息,并据此评估有哪些潜在的供应风险,同时提前准备防范措施;
5
与研发、技术、质量、营销、销售等横向部门,对关键的物料和品类共同梳理风险和重要性,在企业内部达成整体共识。
无专业的供应链人才 无科学的标准流程 无高效的组织架构
协同力
企业想要做好降本增效,非常需要伙伴具有一定的相互沟通协调能力。
标准力
职责定义,效率来源于分工,效果来源于协同,只有组织架构清晰、责权利分明,才能让协同过程更加高效。
目标分解,职责定义清楚之后,绩效理应要对它进行设定。
流程推动,标准一定是基于流程,流程是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并且流程有一致性、协同性、预防性三大核心。
问题分析,一个供应链人做标准流程时发现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然而有时候过于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容易忽略掉问题发现和问题定义的能力,具备问题分析的能力,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减少问题的发生。
数字力
逻辑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甚至是多角度、多维度理解数据的能力就是数据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