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免费听课

大师小课 | 贝壳:企业培训,要有超越业务的眼光(附PPT下载)

林林老师 2022-03-11
大师小课 | 贝壳:企业培训,要有超越业务的眼光(附PPT下载)        

学员参与度低、高层不重视怎么办?培训对绩效的影响度不高怎么办……很多培训人常常会陷入这样的迷思之中,而在贝壳学院通用融入负责人郭世鑫老师看来,更好地平衡规模和效率,解决关键问题,是企业培训管理者应更加关注的方向。       

               

(本文根据《大师小课》第二季首期课程内容整理而成)                




数字化时代之下,无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培训的设计,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越来越多元和复杂的环境造就了今天我们所处的浪潮。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尊重和理解这样的环境,应势而为,顺势而上,去发现新的契机。同样地,作为一家以科技驱动为主的新居住服务平台,贝壳正在尝试通过技术的手段实现资源的连接、人的连接、规则的连接,去打破曾经的壁垒,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贝壳当中,我们更愿意定位培训的团队是一个业务团队,尤其是在业务高速发展的环境之下,我们更需要今天的HR能够以一个超越业务的眼光,去把控业务未来发展的方向,从而在解决业务问题的同时去创造自己的价值。
 
对于培训,我们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它不仅仅是做给学员的,而是要综合整个组织的需求、业务的需求、学习者的需求,以及学习设计的需求。
 
大师小课 | 贝壳:企业培训,要有超越业务的眼光(附PPT下载)


大师小课 | 贝壳:企业培训,要有超越业务的眼光(附PPT下载)

贝壳培训的数字化历程
 
阶段一:基础建设及推广
 
对培训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培训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动作。将学时、讲师数据、满意度等基础数据进行留存,会对未来的培训评估带来有利参考。
 
在贝壳还是链家体系的时候,近27个城市的复杂学习数据收集起来耗时耗力,我们每个月几乎要花费一周的时间去做整理工作。直到与云学堂达成战略合作之后,贝壳通过自己的线上学习平台“壳劲学”完成了培训全流程的线上化,从学员的签到、参训、考试,到满意度反馈等行为全部实现了数字化呈现,也帮助我们提升了培训管理的效率。
 
由于云学堂的产品功能很强大,在平台推广过程中,为了避免操作使用层面的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推动措施:


 针对系统对接人进行整个系统管理角色的认证、培训,再由他们去辐射到各个业务线;
            
           
 充分做好赋能管理工作,包括录制线上课程、制作VK专门的线上和线下版的操作说明和手册,以及配合云学堂进行了十几个小时的客服答疑。            

           
 指标共担。比如让HRBP和业务leader共同来承担人均学时的指标,从而推动全面的系统线上化。            


阶段二:线上管理能力提升
   
在完善平台功能的过程中,我们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建立管理员的分级梯队,形成超级管理员、一级管理员、二级管理员、内容上传者等不同的角色,并明确管理角色权限,细化管理角色单元。从过去由两位伙伴支持4~5万员工的答疑工作,到现在只需管理好50个管理员的角色即可,响应效率提升了50%
 
阶段三:深化内容运营和品牌建设
 
做好内容建设,你需要去做的事情是改变大家线上学习的习惯,让用户因为真的喜欢才去学习。这其中很重要的手段是抓爆款内容、精品内容,从运营端去做学习设计,产出用户真正喜欢东西。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运营,我们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平台每天的登录人数都超5000人,不仅线上学时占比变高了,整个总学时的体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2020年的线上和线下学时整体增幅超过了45%。这是我们一直期待呈现出的现象。
 

大师小课 | 贝壳:企业培训,要有超越业务的眼光(附PPT下载)



大师小课 | 贝壳:企业培训,要有超越业务的眼光(附PPT下载)

贝壳培训的底层逻辑:
上接战略、下接组织
 
1.专注内容深度,构建业务赋能新模式
 
作为一个信奉科技能够改变企业、重构行业的组织,贝壳的培训不仅仅是在承接组织和战略层面的目标,还要去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学员,用理性的坚持和感性之光去平衡组织、战略和人的诉求。
 
战略这件事情,如果大家都听不懂,那这个战略一定不是成功的。关于战略,贝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slogan叫做“长期主观主义者的速胜”,意为“快就是慢”。我们希望培养长期主观主义者,并且用长期主义的形式去设计今天的培训项目。
 
为了解决线上线下的伙伴对各自业务理解不足的问题,我们推出了“壳爱学习”的项目。通过将不同主题内容融入学习设计,结合行业大咖分享业务底层逻辑、访谈业务标杆等形式提升互动性,实现整个项目的48节课累计观看人次突破86万次,总学习时长达369000小时,堪称年度最火爆的学习产品。这也说明好的主题内容和有创意的设计相结合能够达到1+1>2的效果。
 
此外,我们也在线上平台上承接多样化的内容,不仅是纯课程,还有月度会议、年度峰会、干部培养等内容。因为多样的学习项目,需要尽可能地扩充不同的资源类型,让大家更好地认知整个行业的底层逻辑,帮助公司去打造战略的传播、文化的传播。

2.强调组织的诉求和文化的认同
 
从组织形态来看,我们叫产业互联网的第一代人,这是我们需要去培养的非常重要的方向。在这样的方向背后,我们要做的是去实现组织和个人心理契约的建立。
 
在建立“文化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关键角色的参与、融入、成长和发展都非常的重要。
 
对于新人成长,我们设计了“180天融入计划”,通过不同角色的联合去延长新人的融入程度,帮助他更好地烙印出属于这个企业的印记,去提升他的满意度,从而让他乐于努力,乐于留任,乐于宣传,这也是我们在敬业度上最核心考量的三个维度。
 
此外,对于技术、职能、财务、法务、HR线条的伙伴,我们都推出了相应的培训栏目,并邀请一线管理者担任解惑者,以文化栏目的录制沉淀专业内容,助力不同系统人员的专业提升,一定程度上也更加激励大家成为知识的贡献者。
 
3.关注个体需求,重视人的体感
 
贝壳是一个很讲究“体感”的组织,比如今天的数据一定不能代表所有,因为过于沉迷于数据当中时,其实容易变成一种自嗨、假象。所以,今天我们做的培训设计要更多地关注到B端的管理诉求、C端用户的学习体验。对贝壳来说,是在现有的云学堂提供的服务之下,去做更多精细化的线上数据的分析和管理,让大家有比较明确的体感。

在实施层面,贝壳更多是通过情景化、类别化、角色化的内容设计,结合关键业务场景,来激发学员主动参与的意愿。
 

 创新内容开发与教学形式            

             

内容开发上,贝壳重在设计对话感、代入感和故事感;形式以“测、学、练、考”线上线下混合设计为主。在2020年7-12月,贝壳做了5季的内容通例短视频,每集短短5分钟的视频前期准备时间却很长,因为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微课,更多是以场景去带问题。这种新颖的形式和创新的体验带来了每集超过3000的观看人数,大家的学习主动性就这样被调动起来。            

             

 内容创新,组织内引领            

             

在内容形式设计上要做到有趣、抓人,与工作场景相结合。比如贝壳有一个知名的文化叫做“述职文化”,通过四集述职课程帮助大家清晰述职的框架和逻辑,基于真实的场景和痛点,借助聊天、对话、举例的形式呈现出来。最终的效果非常好,课后的留言互动热烈,大家的认知有了新的变化。            

             

 聚焦解决关键问题            

             

过去我们很容易陷入到一种认知范畴,就是只关注培训覆盖的人数、学时等流量型指标。现在我们希望能够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价值互联的阶段,就是以价值作为最标准的衡量考核维度,从关注流量转变为聚焦解决关键问题。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去平衡规模,平衡效率,更多地考虑核心覆盖人群的诉求和他们的思考维度。            



大师小课 | 贝壳:企业培训,要有超越业务的眼光(附PPT下载)

结语
 
贝壳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培训理念,一个是“培训很贵,不培训更贵”;另一个是“培训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
 
实际上,培训不仅仅是HR的职责,行为的转变和绩效改进都只是一个评估的方式和维度,我们不必过于陷入流失率的影响因素中,陷入到培训是否占有决定性地位的思考中,而是要首先行动起来。

培训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锦上添花。你所有的价值,所有的权利,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向前冲,去创造属于我们的价值,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大师小课 | 贝壳:企业培训,要有超越业务的眼光(附PPT下载)


                       

大师小课 | 贝壳:企业培训,要有超越业务的眼光(附PPT下载)


云学堂(全称:江苏云学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科技企业,为客户提供数字化企业学习解决方案服务,其中包括:软件SaaS服务、内容解决方案服务、数字化企业学习咨询和运营服务,是企业培训领域的创新型平台公司。

自2011年成立以来,云学堂已服务数万家中国企业,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几十个行业的数千家行业头部公司,获得业界一致认可与好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云学堂云享汇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