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让00后“对味”的培训大餐?(附PPT下载)

不加班,不服管,留不住……近年来,关于95后群体的管理与领导问题,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相比于70后、80后等群体,95后有着独特的时代特性,需要企业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而以“虚拟培训”、“剧本杀”等新式的培训形式,逐渐受到新群体的青睐。本期直播回顾由管理信息学博士盛巍,分享多年在新式培训领域的探索与思考。
主题:Z时代下的培训新趋势——体验式培训&沉浸式培训
分享 | 盛巍(国家高级沙盘培训师)

Z时代现象
一个完美的培训,需要很多因素的构成,比如培训内容、培训组织、课程安排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员,培训者必须投入大量精力来关注学员的变化、特征,才能很好地应对时代的变化。
Z时代人群一般指1996年至2012年区间涵盖的人群,覆盖了95后与00后。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符合Z时代定义的人口大约有3亿人。现在企业的主力军是80后、90后,很多95后逐步成为了各个企业的中流砥柱。
学员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对课程、内容和形式有了新的要求。企业想要做好培训,首先要了解Z时代群体。
Z时代群体四大特点
见多识广
作为互联网一代,他们有多元化的触媒方式,信息边界,视野开阔。
物质丰沛
作为独生子女一代,他们独享家庭物质资源,经济条件相对好。
自我觉醒
作为讲求自我的一代,他们追求开放、平等,讲求自我风格与独立人格。
能力自信
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代,他们能力全面发展,做事更有自信心。
Z时代群体的特征
真实、追优、灵敏、感性。

Z时代群体总结
对于这代员工来讲,他们的内驱力要远大于来自外界的压力。驱动这些员工(团队)创造更好绩效,管理者就要更加关注如何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Z时代群体的工作观
1. 薪酬福利。讲求等价交换,即回报要与付出等比;
2. 个人成长。即能有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机会;
3. 发展前景。即未来的发展的方向与空间;
4. 公司品牌。即整个公司的品牌价值、品牌背书;
5. 价值实现。既要实现团队价值,又要实现个人价值;
6. 公司氛围。即对团队的工作氛围要求高。
Z时代工作的群像
1. 易燃易爆、易佛易丧;
2. 信服有能力的领导;
3. 对鸡汤过敏;
4. 微笑知识礼貌,请适度表演;
5. 认为工作成果多数被老板剥夺;
6. 追求生活与工作平衡。
Z时代现象总结
这一代人的工作群像,被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困扰企业管理;他们体现出的行为与认知,是不同时代人群存在的不同代际差异,这种差别的背后是多种原因所导致的。
Z时代下的主流培训方式
Z时代下的培训现分为三大类:
讲授式培训
讲授式培训,即Teaching,这种传统的培训方式在整个培训市场上量最大、比例最高。
其关注点在讲师和讲授的内容,即以讲师为中心,这对讲师把握学员学习行为的要求比较高。这种形式的培训未来将主要针对技能工具类的培训。
体验式培训
体验式培训,即Learning,这种培训方式以学员为主体,讲师需要去激发学员进行更多的思考,引导学员产出成果。比较常见的培训有如下几种:
沙盘模拟,英文叫Simulation。针对企业管理主体的沙盘模拟有沙漠掘金,主打情景模拟游戏类;企业运营管理沙盘,以电子沙盘或物理沙盘进行对抗,从沙盘迁移到实际工作场景中;

行为学习+翻转课堂。前者通常在企业培训当中是作为一个小的项目来做,具有连续性;后者是最近在培训中心流行起来的。
沉浸式培训
沉浸式培训与体验式培训有着一定的区分。
所谓体验即要去培训者带入角色中,做决策、炼思维,这个过程根据培训者表现决定是否进行到底;沉浸式则一定会让培训者完全进入到角色或说场景中,并且要从头至尾的进行扮演。
当下主流的沉浸式培训有如下几种:
1. 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
前者利用VR设备生成虚拟场景,让学员体验和现实世界一般的听觉、视觉等;后者将信息或虚拟场景投射到现实场景中,增强对现实感官的体验。
虚拟场景培训现象总结:
VR/AR能够很好地增强培训人对工作场景的体验,实现跨区域、跨时域的培训,并很好地解决了高危等工作的培训需求,但其在培训界的应用范围非常窄,因为两者的培训成本太高了。
2. 剧本杀培训
剧本杀是当下年轻人的一大兴趣爱好,将这种方式引入到企业培训中心,学员的反馈非常好,能够达到深度沉浸式的培训。从剧本杀的玩法上,可以分成如下几类:
从玩法上分为开放本和封闭本。
开放本——剧本相对来说是开放的,允许玩家自由发挥,故事的走向根据现实情况来确定。
封闭本——剧情和流程比较固定,故事被分成了几段,身份在事情也是未知的。
从剧本类型上分为五类:
机智本(在故事线上做特别的设定,可以改变角色的命运)、推理本(通过信息交换进行逻辑推理,注重对信息与线索的挖掘)、恐怖本(重视故事讲述、环境渲染,整体给人阴森、压抑的恐惧感)、情感本(重视情感的表达,包含亲情、友情、爱情,甚至对国家的热爱)、欢乐本(能给玩家带来欢声笑语)。
Z时代培训带来的思考
1)培训者的投入度远高于体验式的培训,但对培训师要求较高,培训师需要适时将培训者从剧本中拉出来,结合自己的工作需求进行思考;
2) 这类培训能让培训者产生不同的感受,生成不同的观点,很容易进行思维碰撞;
3) 这类培训能够很快建立起团队氛围。

推荐阅读